
商品分類目錄
銷售排行
- 1. 1980年末茯磚
- 2. 2011年 瑞雪
- 3. 2007年蘭妍雅韻 綠
- 4. 刻蓮蓬清趣(大)
- 5. 泥繪蓮花花瓶
- 6. 刻山水花瓶
- 7. 手工圓頸花瓶
- 8. 中國宜興刻花水平
- 9. 奇萊山高冷茶一斤
- 10. 杉林溪龍鳳峽一斤
- 11. 梨山高冷茶一斤
- 12. 大禹嶺 碧綠溪半斤
- 13. 傳統紫砂型系列 奎盤
- 14. 筍型水注
- 15. 筍型水注
- 16. 武陵七家灣高冷茶一斤
- 17. 請飲薛家古樹茶(一)
- 18. 紫泥手工陶捏杯
- 19. 小紫泥手工陶捏杯
- 20. 高灰泥手工陶捏杯
產品詳細資料
商品介紹
「白沙溪」茯磚茶 茯磚茶約在1860年前後問世。
當時用湖南所產的黑毛茶踩壓成90公斤一塊的篾簍大包,
運往陝西涇陽築制茯磚。茯磚早期稱「湖茶」,因在伏天加工,故又稱「伏茶」,
因原料送到涇陽築制,又稱「涇陽磚」。近代湖南安化白沙溪茶廠經過反覆試驗,
1953年終於在湖南就地加工茯磚茶獲得成功。目前生產的茯磚茶,
分特製和普通兩個品種,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,在於原料的拼配不同。特製茯磚全部用三級黑毛茶作原料,
而壓制普通茯磚的原料中,三級黑毛茶只佔到40--45%,四級黑毛茶占5-- 10%,其他茶占50%。
茯磚茶壓制要經過原料處理、蒸氣漚堆、壓制定型、發花乾燥、成品包裝等工序。其壓製程序與黑、
花兩磚基本相同,其不同之點是在磚形的厚度上。因為茯磚特有的「發花」工序,
除需要很多條件外,一個重要的條件是要求磚體鬆緊適度,便於微生物的繁殖活動。茯磚與黑、花兩磚另一個不同之點,
是磚從磚模退出後,不直接送進烘房烘乾,而是為促使「發花」,先包好商標紙,再送進烘房烘乾。
烘乾的速度不要求快干,整個烘期比黑、花兩磚長一倍以上,以求緩慢「發花」(冠突散囊菌)。茯磚茶在泡飲時,
要求湯紅不濁,香清不粗,味厚不澀,口勁強,耐沖泡。
特別要求磚內金黃色霉苗(俗稱「金花」)顆粒大,干嗅有黃花清香。新疆維吾爾族人民最愛茯磚茶,
他們把「金花」多少視為檢查獲磚茶品質好壞的唯一標誌。青海、西藏的藏族同胞及甘肅、
寧夏等省區的兄弟民族都需要它,以蘭州為集散地,從主要產地益陽運送供應。
泡飲時湯紅而不濁,耐沖泡。煮飲時,要求湯紅不濁,香清不粗,味厚不澀